上篇 – 二维码基础知识
在2017年的今天,二维码的应用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二维码作为主要载体的移动支付,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大街小巷所有几乎线下商家都可以使用扫码来进行支付,由此可见二维码所承载的移动支付渗透率有多么的惊人。
在我们已经如此普及的使用到了二维码的情况下,我们对二维码基本知识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借此机会希望一起就二维码的来龙去脉一起进行下完整的梳理。
先抛观点,借助于我们熟知的互联网超链接的概念,我对二维码的诠释为:“二维码是连接互联网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超链!”,它的本质是一种连接方法!
二维码是连接互联网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超链!
二维码产生的背景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形码,顾名思义就是两个维度的码,这里的维度就是指方向,具体点就是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存储信息的码;对应于二维那是不是应该有一维码呢?答案是确定的。
二维码的“爸爸”就是我们熟知的一维码,又名叫条形码,条形码的身世就不在这里深究,且说条形码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炮而红发展非常迅速,条形码带着各种先天的光环得到了工业时代所有人的关注,它极大地提高了工业流程中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速度,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世界四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至此“但是”终归还是要出现,由于受一维码存储信息量的限制,一维码只能做到对物品的标记做不到对物品的描述,它的使用不得不依赖特定的数据库来翻译那些标记才能有意义,没有这些数据库的时候就会歇菜,所以它的应用范围也受到了大大限制,在很多新兴场景下显得特别无力!再补一刀就是条形码实数不太识字,在用到汉字的场合就变的无比的尴尬!所以一维码的进化版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幸运的是历史刚好选择了二维码!二维条码正是为了解一维条码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因为它具有高密度、高纠错性等特点,所以可以用它表示数据文件、图像更加靠谱;同时二维条码是大容量、高可靠性信息实现存储、携带并自动识读的最理想的方法!